Wednesday, 28 September 2011
Sunday, 25 September 2011
Life is Good。劍橋生活
由上星期開始,突然覺得人生充滿希望。
四年前從香港回來英國後,覺得那時候的英國和十年前來當學生的很不同。人由那一刻開始變得很宅,不想和外界有太多接觸,整天躲在家裏胡思亂想,常自怨自艾為何要放棄香港的中產生活,重回一個什麼都看不順眼的地方。可說是人生到現時為止的一段最低潮的日子。
住在Leicester的三年,其實回想過來,也是不錯的。除了走在街上覺得自己不是在英國外(因為那城市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的聚居地), 生活機能都很不錯,有大型市場(生鮮蔬果), 大型購物商場(最後兩年連我最愛的John Lewis也有), 吃過很地道的印度料理,學到一些煮印度菜的基礎知識。也在搬走前幾個月認識了一個從香港來的媽媽。週末可以開車到Birmingham的中國城和Bull Ring,不過Leicester就真是英國人所謂比較(rough)的城市。
三年後,我們南遷到了Colchester。一個比Leicester面積細很多的近海小鎮。唯一的可愛之處是一小時內火車到達倫敦,車費也比從Leicester到倫敦合理。不過平日如果不出倫敦,就只可以到由短短的幾條街組成的市中心購物。住了那邊一年,到鎮上餐廳吃飯的次數是少過十次。可想言之選擇是少得可憐。最初由Leicester搬到Colchester有了短短的蜜月期,覺得有像回到比較像英國的城鎮了。但幾個月之後,平日到市中心漸漸看到有很多領取社會褔利金的年輕父母,拉著小孩大搖大擺的穿梭在大街小巷中。也有不少從Council House出來的年青人,看見他們都要視而不見,快快的走過,新開的店子不是Discount Shop就是Pound Shop。大清早到郵局,也會見到不少衣衫襤褸很明顯是一段日子沒有換衣服或洗澡的人到那兒領取褔利金。漸漸我的對策就是只是有目的才會出外,完全沒有閒逛的心情了。其實如果不是到倫敦比較方便,Colchester比Leicester更糟。
或者,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Colchester到Cambridge開車一個小時15分鐘,偶然趁天氣好我們也會開車過去。我們也因工作關係,從前在Cambridge住過兩星期。覺得一個整年不是擠滿遊客就是學生的城市其實很可愛。因為是大學城,也因為有遊客的關係商店會比較國際化,市容和交通網絡也會相對比較好。對兩個也不是英國人的我們更合適。上年夏天剛巧從前在香港認識的法藉越南朋友搬到劍橋,應邀和他們共進午餐,談起在搬來劍橋的可能性。
怎料,一年後,我們真的搬進了劍橋。
四年前從香港回來英國後,覺得那時候的英國和十年前來當學生的很不同。人由那一刻開始變得很宅,不想和外界有太多接觸,整天躲在家裏胡思亂想,常自怨自艾為何要放棄香港的中產生活,重回一個什麼都看不順眼的地方。可說是人生到現時為止的一段最低潮的日子。
住在Leicester的三年,其實回想過來,也是不錯的。除了走在街上覺得自己不是在英國外(因為那城市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的聚居地), 生活機能都很不錯,有大型市場(生鮮蔬果), 大型購物商場(最後兩年連我最愛的John Lewis也有), 吃過很地道的印度料理,學到一些煮印度菜的基礎知識。也在搬走前幾個月認識了一個從香港來的媽媽。週末可以開車到Birmingham的中國城和Bull Ring,不過Leicester就真是英國人所謂比較(rough)的城市。
三年後,我們南遷到了Colchester。一個比Leicester面積細很多的近海小鎮。唯一的可愛之處是一小時內火車到達倫敦,車費也比從Leicester到倫敦合理。不過平日如果不出倫敦,就只可以到由短短的幾條街組成的市中心購物。住了那邊一年,到鎮上餐廳吃飯的次數是少過十次。可想言之選擇是少得可憐。最初由Leicester搬到Colchester有了短短的蜜月期,覺得有像回到比較像英國的城鎮了。但幾個月之後,平日到市中心漸漸看到有很多領取社會褔利金的年輕父母,拉著小孩大搖大擺的穿梭在大街小巷中。也有不少從Council House出來的年青人,看見他們都要視而不見,快快的走過,新開的店子不是Discount Shop就是Pound Shop。大清早到郵局,也會見到不少衣衫襤褸很明顯是一段日子沒有換衣服或洗澡的人到那兒領取褔利金。漸漸我的對策就是只是有目的才會出外,完全沒有閒逛的心情了。其實如果不是到倫敦比較方便,Colchester比Leicester更糟。
或者,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Colchester到Cambridge開車一個小時15分鐘,偶然趁天氣好我們也會開車過去。我們也因工作關係,從前在Cambridge住過兩星期。覺得一個整年不是擠滿遊客就是學生的城市其實很可愛。因為是大學城,也因為有遊客的關係商店會比較國際化,市容和交通網絡也會相對比較好。對兩個也不是英國人的我們更合適。上年夏天剛巧從前在香港認識的法藉越南朋友搬到劍橋,應邀和他們共進午餐,談起在搬來劍橋的可能性。
怎料,一年後,我們真的搬進了劍橋。
Monday, 19 September 2011
終於上樓
我們終於上樓了。十年螞蟻搬屋的生涯終於完結。
搬進二樓發覺原來九月的英國仍然有很多日光,只是舊屋住地下,窗口位置不佳長期不見天日。還有沒開暖氣室溫仍有22-24度!這樣的秋天不錯不錯。
很喜歡新家和新城市。不過辛苦老公要開兩個多小時車上班(來回),不過生活就是不能完美吧!
這裡有我們生活所需的一切。衣,食,住,行樣樣齊。
其實我還有很多話想說。等到家中上網安裝好,再慢慢細說。
搬進二樓發覺原來九月的英國仍然有很多日光,只是舊屋住地下,窗口位置不佳長期不見天日。還有沒開暖氣室溫仍有22-24度!這樣的秋天不錯不錯。
很喜歡新家和新城市。不過辛苦老公要開兩個多小時車上班(來回),不過生活就是不能完美吧!
這裡有我們生活所需的一切。衣,食,住,行樣樣齊。
其實我還有很多話想說。等到家中上網安裝好,再慢慢細說。
Saturday, 17 September 2011
【倫敦】停不了口的中秋節
停不了口指吃不停和講不停。
11:30am 和媽媽的朋友去唐人街吃小籠包,朋友說得對,此店只有小籠包好吃!
3:00 pm 和俄羅斯女友在Highbury吃下午茶,再上她apartment吃由意大利帶回來的甜點。
6:30pm 再回唐人街相約由香港來的中學好友(坐隔離枱出生入死的那種)到Yauatcha吃晚飯。我的食評是不難吃,但又不特別好吃,價錢也偏貴。不過到那裡的原因是因為服務週到,坐得舒服,對味精敏感的老公吃得開心,又有好朋友在身旁。
那一刻巳忘記好吃不好吃,扺唔抵食的問題。
11:30am 和媽媽的朋友去唐人街吃小籠包,朋友說得對,此店只有小籠包好吃!
3:00 pm 和俄羅斯女友在Highbury吃下午茶,再上她apartment吃由意大利帶回來的甜點。
6:30pm 再回唐人街相約由香港來的中學好友(坐隔離枱出生入死的那種)到Yauatcha吃晚飯。我的食評是不難吃,但又不特別好吃,價錢也偏貴。不過到那裡的原因是因為服務週到,坐得舒服,對味精敏感的老公吃得開心,又有好朋友在身旁。
那一刻巳忘記好吃不好吃,扺唔抵食的問題。
Thursday, 8 September 2011
旅行白日夢
突然。。。。。。。
很想去夏威夷,搭郵輪(會很悶嗎?) 還是自遊行好呢? 都是想想吧! 有陽光海灘又有城市感覺,又有日本菜吃。最緊要是可以用英語溝通。不過到夏威夷要長途跋涉啊!
或者用Virgin Mileage,只要加300GBP tax就可以來回紐約了。
下年可以去Brooklyn Botanic Garden 看櫻花。

(Images from Internet)
好了! 落定下星期搬了,一切旅遊事宜要暫時擱置。白日夢發完。
最快等到十一月再算!
很想去夏威夷,搭郵輪(會很悶嗎?) 還是自遊行好呢? 都是想想吧! 有陽光海灘又有城市感覺,又有日本菜吃。最緊要是可以用英語溝通。不過到夏威夷要長途跋涉啊!
或者用Virgin Mileage,只要加300GBP tax就可以來回紐約了。
下年可以去Brooklyn Botanic Garden 看櫻花。
(Images from Internet)
好了! 落定下星期搬了,一切旅遊事宜要暫時擱置。白日夢發完。
最快等到十一月再算!
Thursday, 1 September 2011
【紐約】雜記
回到英國十萬件事等著我去做。我的紐約遊記應該會爛尾了。
好吧! 最後一篇就用point-form來快寫。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面積大得很,只行了大概三份一樓層便腳軟了。都是集中看中國 ,日本的展品和法國印象派的畫。
﹣ 吃過無數次的韓國菜,Lombardi's pizza和一餐Greek food (和八年沒見面的日意夫妻相約在3rd Ave,很開心的一晚,他們剛好住在我們後一條街,真有緣!),到唐人街褔臨門吃了點心兩次! 點心和香港的沒兩樣,住在NY真的不會有home sick啊!也吃過很很很很辣的埃塞俄比亞菜,用手食的沒有餐具,所有餸放在一塊很大的薄餅上( 很難形容,像香港的圓形夾餅但中間有很多氣泡) ,那些餸有雞,牛和羊選擇,也有蔬菜。如果是拼白飯會更加好,雖然那些餸賣相不佳,但味道一流。
(Picture from internet)
﹣ 我們又傻傻的去排隊吃一風堂拉麵,最傻的是上年也排了一次,每次吃完又不覺得特吃好吃。應該不會有第三次了。
﹣ 行李23kg,塞了六星期的行裝其實是剛好,所以沒有空間放什麼戰利物。不過都不是兩手空空回家。Mac book air平過英國很多所以很闊綽的買了一部,也去了SoHo的日本眼鏡店買了一個鏡框,待回港才配鏡片。
美國之旅完了。
好吧! 最後一篇就用point-form來快寫。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面積大得很,只行了大概三份一樓層便腳軟了。都是集中看中國 ,日本的展品和法國印象派的畫。
﹣ 吃過無數次的韓國菜,Lombardi's pizza和一餐Greek food (和八年沒見面的日意夫妻相約在3rd Ave,很開心的一晚,他們剛好住在我們後一條街,真有緣!),到唐人街褔臨門吃了點心兩次! 點心和香港的沒兩樣,住在NY真的不會有home sick啊!也吃過很很很很辣的埃塞俄比亞菜,用手食的沒有餐具,所有餸放在一塊很大的薄餅上( 很難形容,像香港的圓形夾餅但中間有很多氣泡) ,那些餸有雞,牛和羊選擇,也有蔬菜。如果是拼白飯會更加好,雖然那些餸賣相不佳,但味道一流。
﹣ 我們又傻傻的去排隊吃一風堂拉麵,最傻的是上年也排了一次,每次吃完又不覺得特吃好吃。應該不會有第三次了。
﹣ 行李23kg,塞了六星期的行裝其實是剛好,所以沒有空間放什麼戰利物。不過都不是兩手空空回家。Mac book air平過英國很多所以很闊綽的買了一部,也去了SoHo的日本眼鏡店買了一個鏡框,待回港才配鏡片。
美國之旅完了。
Tuesday, 30 August 2011
【紐約】Kajitsu
在韓國吃過Temple Food,在紐約想找相似的沒找到。反而去了旅程中最令人驚喜的日本餐廳,吃了一頓視覺和味覺都超乎享受的一餐。70美元看上來有點貴,但吃完後覺得不只是食物水準一百分,還是一種寶貴的文化體驗!
七道菜各有精彩,看上來份量很少,完本以為會吃不飽。怎知喝過那碗粟米mochi湯後就...有點飽了。
Tofu with Green Yuzu Gelée
Okura Leaf, Chives
冷し豆腐の柚子ジュレかけ
House-made Kuzu Noodles with Chilled Broth and Simmered Umeboshi
日の丸葛冷麺
Tomato Nama-Fu with Finger Lime
Tomato Confit, Fresée
Rice Porridge with Chick Peas and Summer Truffles Summer Vegetables with Kohlrabi Puree and Kiwi Vinaigrette とまと生麩のコンフィ フィンガーライム ひよこ豆粥 サマートリュフ散し 青空市場の生野菜
Pureed Corn Soup with Grilled Mochi
Indian Corn Kernels, White Miso, Soy Glaze
焼もろこし椀 白味噌仕立て
Spaghetti Squash with Assorted Vegetables and Chilled Vegetable Stew
Rikyu-Fu, Sesame Seeds, Sudachi Citrus, Karashi
金糸瓜の大輪蒸 炙り野菜と自家製孟宗竹メンマ
刻み利休麩の冷汁かけ
Steamed Rice with Vegetable Tempura Ochazuke
Mitsuba, Nori, Wasabi
House-made Pickles
天ぷら茶漬け 自家製漬物
Matcha Almond-Milk Panna Cotta with Sweet Azuki Paste
宇治清水の大文字羹
Hoji-tea with Candies by Kyoto Shioyoshiken
ほうじ茶と干菓子~京都塩芳軒~
在日本也沒有機會吃過這種料理,大滿足!
喜歡紐約,紐約客真的很國際化,你想吃,想體驗的,通通都可以找到。
喜歡紐約,紐約客真的很國際化,你想吃,想體驗的,通通都可以找到。
【紐約】城市中的一點綠
我愛綠色的紐約,中城的Bryant Park是我最愛的公園。
夏天會鋪上草皮,讓城市人都有親近大自然的機會。
冬天時,草地會作溜冰場和Christmas Market。
在寸金尺土的曼哈頓上竟有一片如此美麗的休憩地方。坐在那裡上網(公園有關free wifi提供), 吃午餐 (外賣自備也可,椅桌都是任坐的), 上露天瑜珈課,聽午間鋼琴,手風琴演奏。
晚上電影會,人人坐在大草地上一邊野餐,一邊看電影,英國也有很多公園呀! 不過多風多雨的英國夏天那有可能舉辦這類户外活動,攪不好每日都會因天氣關係取消這,取消那節目。 真的很羨慕人家可以有這樣享受夏天的機會。
夏天會鋪上草皮,讓城市人都有親近大自然的機會。
冬天時,草地會作溜冰場和Christmas Market。
在寸金尺土的曼哈頓上竟有一片如此美麗的休憩地方。坐在那裡上網(公園有關free wifi提供), 吃午餐 (外賣自備也可,椅桌都是任坐的), 上露天瑜珈課,聽午間鋼琴,手風琴演奏。
晚上電影會,人人坐在大草地上一邊野餐,一邊看電影,英國也有很多公園呀! 不過多風多雨的英國夏天那有可能舉辦這類户外活動,攪不好每日都會因天氣關係取消這,取消那節目。 真的很羨慕人家可以有這樣享受夏天的機會。
Highline Park 地點有點偏遠遠(在11th Ave), 所以當初沒有歸入我們想到的地方。
舊年到紐約時剛開幕我也快閃的到此一遊,不過今年第二期也開了,當地的朋友又特別提議值得一看,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建在舊架空火車路軌上的公園。我們在23街的入口進入,剛是公園的中間點,剛好是午餐時間,吃過外賣後一路向北走,不記得盡頭是那條街但整個公園橫跨的區分都有點破舊,看見當中巳經有不少新建的apartment和地盤,看來政府有意重建那個地區。
舊年到紐約時剛開幕我也快閃的到此一遊,不過今年第二期也開了,當地的朋友又特別提議值得一看,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建在舊架空火車路軌上的公園。我們在23街的入口進入,剛是公園的中間點,剛好是午餐時間,吃過外賣後一路向北走,不記得盡頭是那條街但整個公園橫跨的區分都有點破舊,看見當中巳經有不少新建的apartment和地盤,看來政府有意重建那個地區。
Monday, 22 August 2011
【紐約】易武排骨。鹿鳴春
食中國菜還是要到China Town,為了上年沒有機會吃到wish list 上的易武排骨飯今次特別走一趟,因為想邊行邊看沒有搭Metro,爆走個多小時後吃到加了肉操和酸菜的豬扒飯覺得特別好吃。
鹿鳴春是懷著興奮的心情去的,但卻是帶著失望的心情走出來。
我們到Mid town分店,或者在China Town或在Flushing的正店會好一些?
朋友知道我們在英國沒有機會吃到小籠包,介紹我們必定要去吃它們的小籠包。
一籠六個也可以吃剩兩個可想言知有多好吃啦! 問題出在包中那塊肉,肉味很重,重得不像豬肉似的,要加很多薑絲和醋才可吞下。
反而不是主角的蔥油餅和那碟像台灣牛肉麵的牛肉就很正常。
另外蒸餃又太厚皮。很懷念台北的小店!
鹿鳴春是懷著興奮的心情去的,但卻是帶著失望的心情走出來。
我們到Mid town分店,或者在China Town或在Flushing的正店會好一些?
朋友知道我們在英國沒有機會吃到小籠包,介紹我們必定要去吃它們的小籠包。
一籠六個也可以吃剩兩個可想言知有多好吃啦! 問題出在包中那塊肉,肉味很重,重得不像豬肉似的,要加很多薑絲和醋才可吞下。
反而不是主角的蔥油餅和那碟像台灣牛肉麵的牛肉就很正常。
另外蒸餃又太厚皮。很懷念台北的小店!
【紐約】週末博物館之旅
要等到第三次到紐約才第一次踏進美術館實在有點汗顏(!)
星期五,Morgan Library & Museum (232 Madison Ave/ 36st) 有Friday Night Free Admission(7pm- 9pm), 看看銀行家Morgan先生的私人珍藏,成為週末博物館之旅的熱身運動。剛遇到中國藝術家 (Xu Bin)用鳥作主題的展覽,大堂中放著中文鳥的解釋,不同型態的鳥字最後變成百多隻鳥兒往天上飛去。
星期五,Morgan Library & Museum (232 Madison Ave/ 36st) 有Friday Night Free Admission(7pm- 9pm), 看看銀行家Morgan先生的私人珍藏,成為週末博物館之旅的熱身運動。剛遇到中國藝術家 (Xu Bin)用鳥作主題的展覽,大堂中放著中文鳥的解釋,不同型態的鳥字最後變成百多隻鳥兒往天上飛去。
The Starry Night @ MOMA |
MOMA是我們唯一付全費的博物館 。(20US$) 二,三樓太新潮太前衛的藝術我不懂欣賞,令人最難忘感動的是五樓那兩幅長過十米的Monet ﹣Waterlillies。也有不少Cezanne , 因為到過Aix-en-Provence, 所以對於Cezanne的畫也特別興趣。不用說還有其他名氣大大的畫家的名畫,Van Gogh, Picasso, Matisse, Kahlo, Dali, Rothko, 是那裡來的錢可以買下那麼多佳作? 只可用星光熠熠來形容。
行完MOMA,腳巳開始不屬於自己了, 還不計早上還上了瑜珈班才去MOMA的。不知那裡來的毅力,我們竟然由MOMA經中央公園步行到Guggenheim。下午天氣還有點熱,喝著買來的玫瑰花茶步行了成個小時才到達Guggenheim。星期六 (5:45-7:45pm) 是Pay What you Wish時段,厚著臉的我們給了10US$ (看到真的有人夠膽給1US$!!!, 原價好像是18US$)又看了一個十分精彩的展覽。當天最吸引我們的是韓藉藝術家Lee Ufan的個人展和Kandinsky的 一系列作畫。一天兩個大型博物館看得我們入神。
幸好我們把MET留在第二天才去,因為那個比起MOMA和Guggenheim更大,有更多值得看的好東西。
幸好我們把MET留在第二天才去,因為那個比起MOMA和Guggenheim更大,有更多值得看的好東西。
【紐約】剪髮。染髮
今年給了兩次機會Aveda,兩次都是失望而回。
第一次純剪髮,第二次剪加染。去年在台北剪得美美的髮型完全沒有了!
染後的頭髮還比染前的黑!令我真的對英國髮型師完全失望,無論怎樣形容心目中的髮型,他們都有本事剪個最爛的髮型給你。找亞洲人就不同了,在紐約遇到韓藉髮型師是個一講就知我想點剪的人,最後我是帶著笑臉步出髮型屋的!!
還有英國的硬水令我的頭髮掉了不少,經同是住在英國的blogger介紹,買了一個可以安在shower cap的濾水器,等著看看掉頭髮的情況有沒有改善好了。
Friday, 19 August 2011
【紐約】瑜珈。BCD Tofu House
紐約是個有趣的地方,走在街上,不同主題的街道突然會出現眼前。
在Chelsea上完瑜珈體驗課 (Sivananda Yoga) 後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在W 28街的Flower Market . 在那條街我找到一樣很重要的東西。一。點。新。鮮。空。氣。一方面喜歡大城市的煩囂,又不太喜歡人多車多空氣污濁的環境。(這女子真煩!)
Broadway, 5th Ave, Park Ave, Madison Ave都不是我杯茶。左右兩旁的大街小巷才是慢步的好地方,好像是East Village, West Village, Chelsea就正。正。正。其中首選是East Village,一落樓就是日本村,北行就是Union Square,交通方便購物便利。(又在發白日夢! )
在Chelsea上完瑜珈體驗課 (Sivananda Yoga) 後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在W 28街的Flower Market . 在那條街我找到一樣很重要的東西。一。點。新。鮮。空。氣。一方面喜歡大城市的煩囂,又不太喜歡人多車多空氣污濁的環境。(這女子真煩!)
Broadway, 5th Ave, Park Ave, Madison Ave都不是我杯茶。左右兩旁的大街小巷才是慢步的好地方,好像是East Village, West Village, Chelsea就正。正。正。其中首選是East Village,一落樓就是日本村,北行就是Union Square,交通方便購物便利。(又在發白日夢! )
W 28st Flower Market |
17 W 32nd St
(between 5th Ave & Broadway)
New York, NY 10001
(between 5th Ave & Broadway)
New York, NY 10001
Wednesday, 17 August 2011
【紐約】Korean Day。Kum Gang San
第三次來到紐約,沒有非看不可的景點,博物館留在週未才去。
所以平日可以放慢腳步,看看一些熱門景點以外的東西,,用手機影下來的相做個記錄。
第二天睡醒後看看地圖,家住33街/1st Ave,因想到Central Park的Korean Day, 所以就向北行,先到59 Street的Bloomingdales行一圈,再到Central Park。近年韓國人漸漸取代了日本人在紐約的地位,從前滿街是Kawaii的日本女仔,現巳被豪爽的韓女代替了。
Tuesday, 16 August 2011
【St Charles】一點也不法式的法式小鎮
離開St Louis前的週末我們去了St Charles。
百多年前由法藉加拿大人開發的小鎮。
有到過法國的人就知道,其實一點都不法式,只是一堆美式Country style的屋再加賣歐洲入口的東西。
從歐洲過來的我們覺得這裡一點吸引的地方都沒有。
在St Louis, 還是去超級市場最合我們心意。
百多年前由法藉加拿大人開發的小鎮。
有到過法國的人就知道,其實一點都不法式,只是一堆美式Country style的屋再加賣歐洲入口的東西。
從歐洲過來的我們覺得這裡一點吸引的地方都沒有。
在St Louis, 還是去超級市場最合我們心意。
Friday, 12 August 2011
【美國】再見St Louis
還有四天便飛紐約 (七天工作後,再留五日放假!)。
這篇應是離開St Louis最後一篇了。
在St Louis悶到發慌,每天最高興的節目就是食,到紐約一定要日行萬里路抵消儲下來的脂肪。
這篇應是離開St Louis最後一篇了。
在St Louis悶到發慌,每天最高興的節目就是食,到紐約一定要日行萬里路抵消儲下來的脂肪。
看了電影Midnight in Paris
看完也要急補一下電影中提及的美國,法國作家是何方神聖,
不得不承認實在看書太少!
不得不承認實在看書太少!
My favourite crab cake at Maggiano |
Maggiano's Little Italy |
Red Lobster |
Red Lobster |
這是St Louis 特有的Toasted Ravioli。Ravioli中間夾著香草牛肉碎再炸,加一個蕃茄汁。
我不吃牛的但被騙吃了整整四塊。因為吃下去又吃不出牛肉味。
上當!!!
我不吃牛的但被騙吃了整整四塊。因為吃下去又吃不出牛肉味。
上當!!!
沒有太多時間四處遊覽,希望趁最後一個周未到附近的法式小鎮St Charles看看百多年移民美國的法國人的房屋是那個樣子的。
Monday, 8 August 2011
2011上半年五套精采韓劇
我。中。了。韓。毒。不懂寫劇評,只想推介個人認為2011年至八月頭看過五套精采韓劇。一提起韓劇很多人就說唉呀最怕看哭哭啼啼的劇情了。對呀! 有時候是會令人傷感的,愛情,親情都是愛,愛當然是有苦有甜的。但入五強的都是Happy Ending,那些由一開始就哭到給局的我也頂不住呀!

“需要浪漫”是韓版"Sex and the City"。講三個三十三歲女人不同的愛情遭遇。其一男主角是"宮"的律王子。這劇還在播放中,全劇十六集。

和日本原著漫畫完全沒關係的”City Hunter“。又是李敏镐。這是他第三套電視劇,由“花樣男子”,“個人趣向”到今年的City Hunter我都沒有錯過。靚仔,好演技,又年輕,紅得有道理。



以上的三套除了劇情吸引,人物角色性格突出,既有好演技的俊男美女,也有演技更加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甘草演只外,還有那百份百精采的配樂。
左起: Midas (這套是老公的first pick!),右面:49 Days(好感人的劇情, 動人的歌曲!), 左下: 秘密花園 (我看了三次! 勁Like男角玄彬和劇中的歌手演員Oscar! 精采soundtracks )。我的itune都是播著以上韓劇的soundtracks!!!
“需要浪漫”是韓版"Sex and the City"。講三個三十三歲女人不同的愛情遭遇。其一男主角是"宮"的律王子。這劇還在播放中,全劇十六集。
和日本原著漫畫完全沒關係的”City Hunter“。又是李敏镐。這是他第三套電視劇,由“花樣男子”,“個人趣向”到今年的City Hunter我都沒有錯過。靚仔,好演技,又年輕,紅得有道理。
以上的三套除了劇情吸引,人物角色性格突出,既有好演技的俊男美女,也有演技更加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甘草演只外,還有那百份百精采的配樂。
左起: Midas (這套是老公的first pick!),右面:49 Days(好感人的劇情, 動人的歌曲!), 左下: 秘密花園 (我看了三次! 勁Like男角玄彬和劇中的歌手演員Oscar! 精采soundtracks )。我的itune都是播著以上韓劇的soundtrack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